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
登记表
课 题 名 称 高中音乐特长生培养与优化策略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沙 丽 琴
所 在 单 位 中国竞彩比分直播站(燕山分部)
立 项 时 间 2015-11-20
课 题 级 别 市 级
结 题 时 间 2017-11-20
目 录
序号 | 时间 | 地点 |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 实到 人数 | 主持人 | 活动形式或内容 | 备注 |
1 | 2015.11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9 | 沙丽琴 | 沙丽琴《浓郁相情》公开课 | 校级 |
2 | 2015.12 | 市三中计算机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及信息者部分老师 | 7 | 朱莉 | 朱莉《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公开课 | 校级 |
3 | 2016.1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8 | 朱幸 | 朱幸《飘逸的南国风》公开课 | 校级 |
4 | 2016.1 | 市三中会议室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8 | 沙丽琴 | 课题开题报告准备会议 |
|
5 | 2016.2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6 | 唐微 | 唐微《音值组合法》研究课 | 校级 |
6 | 2016.3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10 | 周雯 | 周雯《阳关三叠》督导评估 | 校级 |
7 | 2016.4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全体成员及市教研室 | 13 | 谢夕芳 | 周雯基本功比赛准备 | 市级 |
8 | 2016.4 | 溧城中学小学音乐教室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11 | 袁英 | 袁英《我们的田野》公开课 | 校级 |
9 | 2016.5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8 | 唐微 | 唐微《大三和弦》公开课 | 校级 |
10 | 2016.6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8 | 周雯 | 周雯《视唱练耳》公开课 | 校级 |
11 | 2016.9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8 | 沙丽琴 | 沙丽琴《视唱练耳》公开课 | 校级 |
12 | 2016.10 | 市二中 | 课题组全体成员及市教研室兄弟学校同行 | 15 | 吉春花 | 吉春花《制作首页》比赛课 | 市级 |
13 | 2016.10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3 | 周雯 | 周雯《中国民族器乐》研究课 | 校级 |
14 | 2016.10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3 | 朱幸 |
| 校级 |
15 | 2016.11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4 | 周雯 | 周雯《醇厚的中原韵》研究课 | 校级 |
16 | 2016.11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13 | 沙丽琴 | 沙丽琴市级公开课《歌唱》 | 市级 |
17 | 2016.11 | 市三中会议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14 | 沙丽琴 | 沙丽琴市级讲座《音乐高考备考策略初探》 | 市级 |
18 | 2016.12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4 | 唐微 | 唐微《学会歌唱》研究课 | 校级 |
19 | 2017.1 | 溧城中心小学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5 | 袁英 | 袁英《希望与你同行》研究课 | 校级 |
20 | 2017.3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3 | 周雯 | 周雯 《大小调体系》研究课 | 校级 |
21 | 2017.4 | 燕山中学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4 | 武玉琴 | 武玉琴《青春舞曲》 研究课 | 校级 |
22 | 2017.6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5 | 唐微 | 唐微《七和弦》研究课 | 校级 |
23 | 2017.9 | 燕山中学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6 | 袁英 | 袁英《捉泥鳅》研究课 | 校级 |
24 | 2017.9 | 光华高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5 | 沙丽琴 | 沙丽琴《赞美祖国》研究课 | 校级 |
25 | 2017.9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4 | 周雯 | 周雯《旋律中的三和弦》研究课 | 校级 |
26 | 2017.10 | 燕山中学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3 | 武玉琴 | 武玉琴《中国功夫》研究课 | 校级 |
27 | 2017.10 | 光华高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4 | 沙丽琴 | 沙丽琴《家乡情》公开课 | 校级 |
28 | 2017.11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6 | 唐微 | 唐微学习《乐理知识-----小调式》 研究课 | 校级 |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5.11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实到人数 | 9 |
主持人 | 沙丽琴 | 活动形式 | 沙丽琴《浓郁相情》公开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感受西部浓郁的民族音乐特点,了解丰富的演唱形式及演唱方法,用最真实的情感融入歌声中。 | ||||||
主要内容 |
一、导入: 聆听一段歌曲的前奏以及间奏感受旋律特点。(吉祥三宝)
二、《八骏赞》 欣赏《八骏赞》并总结下列特点 1、蒙古族传统的演唱方式——赞词,既同一音高上运用赞颂的语言以及特殊的语感。 2、蒙古族长调,常有将一个完整乐段从低音区提到高音区,再降到低音区,长调演唱起来一个长长的拖音,再加上起伏的颤音,唱起来豪放不羁,一泻千里。 3、歌曲结尾的演唱方法:呼麦,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声乐专家形容这种唱法是“高如登苍穹之颠,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 4、演唱形式:领唱、合唱,衬词让音乐更富有弹性,形象更生动活泼。 5、伴奏形式:虽为无伴奏合唱,但音乐的多声部进行使歌曲旋律非常丰富和饱满。
三、故乡情 1、视频展示:《美丽溧阳》 2、了解与溧阳有关的音乐文化:中国四大古琴之焦尾琴故里 3、溧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泓口丝竹、社渚跳幡神(傩戏)、太平锣鼓、蒋塘马灯。 4、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家乡——《天目湖之恋》
| ||||||
总结 |
能够以实例贯穿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促进师生互动,活跃气氛,市学生能够融入当时的情境,为学习知识做好铺垫。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5.12 | 地点 | 市三中计算机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及信息者部分老师 | 实到人数 | 7 |
主持人 | 朱莉 | 活动形式 | 朱莉《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公开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1、IP地址和子网掩、网关、Dns的设置;代理服务器的设置 2、正确设置局域网IP地址的方法及子网掩码的应用。 | ||||||
主要内容 | 教学引入 一、因特网服务组织 二、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1.两种上网方式 (1) 拨号上网 第一步:连接硬件设备 P39 图2-4 第二步:配置拨号连接 P40图2-5 必要条件:带有网卡的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电话线,帐号。 三种拨号接入方式中普通Modem拨号接入方式已经慢慢被淘汰,一般用于宽带无法到达,或技术原因无法实现的地方。 (2) 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 P40 图2-6、 P41图2-7 2.IP地址的设置 静态分配法与动态分配法的优缺点: (1)静态分配法 (2)动态分配法 学生完成任务一: a、注意观察(TCP/IP)协议属性对话框; b、根据任务与邻桌讨论,自行设置主机(TCP/IP)协议属性; c、通过设置发现:IP地址冲突; 3.子网掩码的设置 学生完成任务二 a、设置ip地址(192.168.3.XX)和子网掩码 b、设置好后使用ping命令检测与其他同学计算机的连接情况(分别ping一下本组一个同学IP地址与其他小组的一个同学的IP地址) 练习: 判断IP地址: 192.168.3.23 与 192.168.3.24 是否在同一个网络? ②192.168.3.25 与 192.168.1.26是否在同一个网络? 4.小结 | ||||||
总结 | 能够以实例贯穿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促进师生互动,活跃气氛,市学生能够融入当时的情境,为学习知识做好铺垫。教学效果非常好!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1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实到人数 | 8 |
主持人 | 朱幸 | 活动形式 | 朱幸《飘逸的南国风》公开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体会歌曲蕴涵的深层内容。关注歌曲的旋律、调式及色彩、伴奏及音乐情绪等,体验歌曲的突出特征,进而认识南方民歌在这方面的表现。 | ||||||
主要内容 | 一、组织教学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创设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通过预习的方式使学生知道要学的内容。为本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学习新课 导入: 1、欣赏《无锡景》边欣赏边请同学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 2、学唱《无锡景》 3、简介“吴声”、“楚声” 过渡:下面一起来学习一首“吴声”之类的民歌——《对鸟》。 4、欣赏《对鸟》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歌曲(如回答不全面,教师引导学生补充完整) 5、欣赏《幸福歌》 6、走进云南,欣赏《弥渡山歌》、《小河淌水》 7、歌曲创作(鱼咬尾)举例说明什么叫“鱼咬尾”。 四、课后练习试为谱的曲填词。 学唱一两首江苏民歌进一步体会南方民歌的魅力,
| ||||||
总结 | 欣赏完这么多作品,我们的心情非常的舒畅。这正是我们要感谢我们祖先的原因,他们用超凡的智慧写出来的作品,让我们暂时远离了浮躁、喧嚣和焦虑,让我们的灵魂向美丽的家园又靠近了一步。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对南方民歌的学习。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1 | 地点 | 市三中会议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实到人数 | 8 |
主持人 |
| 活动形式 | 课题开题报告准备会议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开题过程 | ||||||
主要内容 |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综述、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音乐特长生的不断增长,社会音乐培训机构、音乐考级活动的红火正是我国社会音乐教育与家庭音乐教育繁荣昌盛的表现。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研究价值: 总观溧阳市普通高中段教育的发展,高中艺术特长生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各校的广泛关注。每所重视艺术特长生教育的普通高中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正逐步并积极地探索着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艺术特长生培养的模式。但较为遗憾的是,至今我们没有在各级各类与教育相关的文献资料中听到或看到过比较全面、系统的反映本地艺术特长生培养模式相关的信息。 三、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 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调查、观察、访谈、问卷等手段,跟踪分析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方法的有效性与质优性检验,具体采用的方法如下: 经验总结法: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 四、研究的创新点 1、发现每个学生兴趣特长,因材施教是培养特长生的重要基础。 2、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创新是培养特长生的显著特点。 3、培育创新精神是培养特长生的关键。 4、良好心理素质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是特长生成长的必备条件。 5、怎样培养音乐特长生进行情感体验。 五、研究进度步骤 | ||||||
总结 | 学习有关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最新理论,借鉴初中、小学在艺术教育工作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制订江苏省溧阳第三中学艺术特长生培养教育实施方案,为学校艺术教育提供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可具体操作的行动计划和措施。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2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6 |
主持人 | 唐微 | 活动形式 | 唐微《音值组合法》研究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为了便于识谱,将音符按照节拍的结构特点来划分音群的记谱方法。 | ||||||
主要内容 | 一、导入。 音值组合的写法与连接: 1、以一拍为单位来组合,每小节有几拍就划分为几个音群,每一个音群用固定的符尾连起来。 2、当遇到的音符不足单位拍时应用与其相邻的音符来补足单位拍,当遇到的音符大于单位拍时,只留足单位拍所需要的部分,其余的拆开留做下一拍使用。 3、拆开的音符要在相邻的符头上划连线,拆开的音群不准划。 4、一般来说,音值组合只需将音符或音群按照拍号的要求将单位拍彼此分开即可,但应尽量采用简化的原则,单位拍内相邻的符头上有连线的音符该合并的要合并,或前后颠倒位置。颠倒位置后,连线必须保留。 5、以下四种情况单位拍不用彼此分开。 ①包括全小节的音值,用一个音符记写。(仅限于单拍子和复拍子)②切分节奏 ③三拍子中占两拍时值的音符不拆,并可按照二拍子进行组合。(只限于音符,休止符不能用) ④附点节奏和前复附点。(不可使用后复附点) 6、休止符音值组合法: ①因为休止符不能划连线,所以拆开的休止符只需要相邻书写即可,相邻的休止符单位拍内该合并的必须合并,相邻的休止符可以随意交换位置。 ②休止符不能用切分的形式存在。 ③只允许使用前附点休止。 7、音值组合法开始必须写拍号,结束时必须要写终止线。 课后练习。
| ||||||
总结 | 整节课能够做到讲练结合,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在教学中,徐老师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恰当,较好的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3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实到人数 | 10 |
主持人 | 周雯 | 活动形式 | 周雯《阳关三叠》督导评估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 ||||||
主要内容 |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刚才我们已经初步欣赏了《阳关三叠》,这次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朗诵诗歌,体验诗中之情。 2、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阳关三叠》这首歌曲,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3、学唱《阳关三叠》 (1)老师范唱《阳关三叠》 (2)师教唱《阳关三叠》主旋律 (3)学生齐唱《阳关三叠》,注意乐句的呼吸和速度。 4、听赏合唱曲《阳关三叠》 边听边思考:共听到了几次相同的旋律?将一段旋律反复吟唱三次,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由此可见,“三叠”是什么涵义了吧? 5、听赏古琴曲《阳关三叠》 为了深切体会这种情感,请同学们欣赏古琴曲《阳关三叠》,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想象、模仿,为后面的创编打基础。 6、认识古琴这种乐器。 辨析其音色,感受这种乐器一般表现什么样的情绪。 三、拓展与延伸 在古琴由《阳关三叠》的音乐声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胆发挥看书的想象力,自由创编情景剧。 四、评价与总结
| ||||||
总结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导入环节以古诗为切入点,用古诗的情感和韵味引领整个课堂,让学生沉下心来,抛开浮躁,真正走入古诗古韵之中。再配合第一次聆听,从情感上抓住歌曲的精髓,对学生来说就是起到了一个渗透作用,对学唱歌曲起到铺垫作用,更好的完成歌曲内容。从老师朗诵古诗,到学生朗诵古诗来寻找、体验古诗古韵,为歌曲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4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全体成员及市教研室 | 实到人数 | 13 |
主持人 | 谢夕芳 | 活动形式 | 周雯基本功比赛准备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通过基本功比赛将会促进更多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重视和修炼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 ||||||
主要内容 |
此次比赛的项目有声乐、键盘、舞蹈(器乐)、合唱指挥、自弹自唱、理论与鉴赏等六个项目。六个项目中分别设置单项一等奖,根据单项成绩相加设置全能一等奖。中小学音乐课程是中小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吹拉弹唱跳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中小学音乐学科的特点。通过基本功比赛将会促进更多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重视和修炼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 ||||||
总结 |
市中小学艺体教师基本功大赛每两年举行一次,该活动为提高艺体教师专业素质、稳定艺体教师队伍、推动我市艺体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4 | 地点 | 溧城中学小学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实到人数 | 11 |
主持人 | 袁英 | 活动形式 | 袁英《我们的田野》公开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体验歌中优美抒情的情绪,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
主要内容 | 一、导入新课 1.初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2.再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3.演唱歌谱。 4.学习延音线。 5.欣赏《我们的田野》动画。 教师提示学生:认真地聆听歌曲的歌词,观看田野的录像,感受田野的美丽景色。 6.学习歌词。 7.完整演唱歌曲。 (1)指导学生在唱歌词时注意弱起小节的唱法,如果学生唱不准,给学生数拍子并指挥学生演唱。 (2)指导第二段歌词的节奏,如:“么肥”“芦苇”。 (3)指导学生第三段歌词的接组,“雷一样”前两个十六分音符后八分音符。 (4)指导学生看反复跳跃记号,看到反复跳跃记号跳到后面的房子并演唱。 (5)指导第四段和第五段歌词结尾的节奏不同。 (6)指导第五段歌词中“会儿”是儿化音,应该连唱。 三、歌曲处理 1.欣赏《田野》视频。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田野的美丽。 2.指导学生演唱。 教师指导:激发学生说出田野的美丽,带着这种赞美、美好再次演唱这首歌曲。第二乐句是这首歌曲音高最高的地方,稍稍做一个渐强。第五段最后一句减弱。3.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说说自己家乡的景象。 四、课堂小结
| ||||||
总结 |
通过本课的学习演唱歌曲,我们感受到了田野的美丽景色,也使我们好像置身于大自然中,希望我们能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5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实到人数 | 8 |
主持人 | 唐微 | 活动形式 | 唐微《大三和弦》公开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通过讲授三和弦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三和弦的概念和识记的四种三 和弦。能够区分和构建三和弦。能够听辨大小三和弦的音响效果,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 ||||||
主要内容 |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进入学习状态 二、复习导入 三、教授新课 1. 三和弦的书写 三和弦由低到高的三个音依次叫做根音、三音、五音。 2. 三和弦的种类 1) 大三和弦 2) 小三和弦3) 增三和弦4) 减三和弦
| ||||||
总结 | 在钢琴的琴键上,两个白键之间如果是白(+黑+白+黑+)白,那么两白键之间就是大三度;如果是白(+黑+白+)白,那么两个白键之间就是小三度;如果是白+(白+黑+)白,那么两白之间也是小三度。很有趣味的总结,学生很容易接受。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6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实到人数 | 8 |
主持人 | 周雯 | 活动形式 | 周雯《视唱练耳》公开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基本节奏型的熟悉,听记。 | ||||||
主要内容 | 一、导入。 复习基本节奏型
课件出示各组节奏型练习节拍对比示意图:
节奏写作。
新课:练习。
二、节奏考试高考题型的比较与解析. 1、选择题。根据所给出的节奏,请在所听到的正确答案选项上打 。 (2000、2001年的高考题型)每题播放两遍。
近年高考题型: 1.补写节奏。(每条旋律的拍号、音高均给出,请根据录音补写上节奏并划出小节线,可添加休止符、连音线。每小题弹三遍,每遍弹奏前预留一小节速度提示。用简谱或五线谱记谱均可。)
2、填充节奏。根据录音及卷面提示听记节奏,每小题弹三遍,每遍弹奏前预留一小节速度提示,用五线谱或简谱形式记谱均可。
3、听记节奏。根据录音及卷面提示听记节奏,每小题弹三遍,每遍弹奏前预留一小节速度提示,用五线谱或简谱形式记谱均可。
三、课堂总结。
| ||||||
总结 | 本节课是一节高三音乐生的专业课。高三学生面临专业联考,专业水平较高,对听辨听写的单音、音程、和弦把握较好。在调式上训练到了两升两降,和弦训练了七和弦,这些训练可以应付大部分院校的专业考试。在课堂上,有一个优点值得老师们学习:音程和和弦训练采用变换临音的方法来反复要学生辨别、聆听,非常好。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9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实到人数 | 8 |
主持人 | 沙丽琴 | 活动形式 | 沙丽琴《视唱练耳》公开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基本节奏型、音型的熟悉,听记。 | ||||||
主要内容 | 一、导入。 ? 1、哼唱音阶 ? 2、哼唱和弦 ? 3、视唱 二、新课: 练耳: 1、听记单音 2、听记旋律 第一题:
第三题:
三、课堂总结。 | ||||||
总结 |
设计精巧,语言精练。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10 | 地点 | 市二中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全体成员及市教研室兄弟学校同行 | 实到人数 | 15 |
主持人 | 吉春花 | 活动形式 | 吉春花《制作首页》比赛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通过学习网页表单的设计,学会与人交流,正确收集反馈意见。能够正常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无止境,让自己不断在进步中成长。 | ||||||
主要内容 |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读一读”。 师:经过前面六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网站设计和制作的一般步骤。我们的网站做得怎么样?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呢?如果别人给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什么途径反馈更方便呢?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制作表单网页。 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个设计好的表单网页,并输入内容,提交表单,让学生对表单有一个初步认识。 二、任务一:在网页中插入表单 师:这样的网页我们能做出来吗?请大家根据教材提示插入一个表单,出现教材图1-7-3的效果。 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的效果是否可以称之为表单呢? 师:对,我们还需要在特定位置插入若干表单中的重要元素──控件。请大家根据教材提示插入一个表单,出现教材图1-7-5的效果。 教师巡视指导 三、任务二:设置表单信息收集方式 师:我们设计的表单网页是让访问者给我们反馈信息。那么,这些信息出现在哪里?我们如何获得这些信息呢? 请大家认真学习并实践“表单属性”,根据教材中的要求,完成信息收集方式的设置。 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
总结 |
对网站评价过程进行总结,强调其重要性。以更高的视角认识网站建设,让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探索网站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10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3 |
主持人 | 周雯 | 活动形式 | 周雯《中国民族器乐》研究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通过欣赏几段中国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中国民族器乐以及传统的演奏形式。 | ||||||
主要内容 | 一、简介中国民族器乐。 1、历史:2、分类:有吹、拉、弹、打四类。 3、合奏形式; 二、认识各种乐器、辨别音色。 (一)吹奏类:笛、萧、笙、管子、唢呐、埙(二)拉弦类:各种胡琴 (三)弹拨类:筝、琵琶、扬琴、阮、柳琴(四)打击类:各种鼓。 三、认识传统的民族器乐演奏形式 (一)江南丝竹(二)广东音乐 1、欣赏:《雨打芭蕉》、《彩云追月》、《娱乐生平》2、简介广东音乐: (三)吹打乐[可设计一些有趣的打击乐活动 1.浙东锣鼓 2.苏南吹打 3.河北吹歌4、晋北鼓乐5、潮州大锣鼓 (四)清锣鼓乐(五)民族管弦乐 吹管乐乐器组:笛、管、唢呐、高、中、低音笙、箫。 弹拨乐乐器组:柳琴、琵琶、阮、秦琴、扬琴、古筝。 拉弦乐器组:高胡。板胡,二胡。中胡、低胡 。 打击乐器组:鼓、锣、云锣、碰铃、梆子,串铃 。 四、民族器乐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五、新民乐 六、总结。 | ||||||
总结 | 中国民族器乐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但西方现代音乐的入侵使民族器乐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如何培养和造就民族器乐的人才,是各位同仁共同探讨的问题。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10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3 |
主持人 | 朱幸 | 活动形式 | 朱幸《筝曲赏析》研究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古筝区别于其他乐器最大的演奏特点 | ||||||
主要内容 | 一、 导入 《光荣绽放》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同台演奏。 二、 新课 1、 认识古筝。 探究学习。通过视频学习。明确两个问题:(1)古筝的定弦。(2)古筝区别于其他乐器最大的演奏特点 2、 欣赏古曲《渔舟唱晚》 分段欣赏: 第一乐段:听一听、唱一唱、试一试。 第二乐段:唱一唱 第三乐段:试一试 整曲欣赏。 3、 欣赏《》片段(学生演奏)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60年代,古筝发生了一个划时代的改革,至此以后的古筝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不同的感受? 小组讨论 4、 欣赏现代古筝乐曲《唯美中国》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古筝还有哪些更多变化呢? 三、 拓展与探究 1、 诗朗诵(古筝伴奏) 2、 歌曲(古筝伴奏)
| ||||||
总结 | 这节数学活动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这节课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11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4 |
主持人 | 周雯 | 活动形式 | 《醇厚的中原韵》研究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 ||||||
主要内容 | 1、《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2) 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比较。 (4)学唱《沂蒙山小调》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1)、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谈谈听后感受 (2)、学唱并表演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 (3)、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初步认识: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②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3、拓展与研究 师生共同归纳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 ||||||
总结 | 民歌 不受专业限制、口头创作 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断变化,口耳相传 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创作歌曲 有专业的作曲技法,完成后基本固定不变,有实谱记载, 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11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13 |
主持人 | 沙丽琴 | 活动形式 | 市级公开课《歌唱》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通过发声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达到发声、气息、共鸣的协调统一;具备一定的歌唱审美能力和演唱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声乐教学和演唱的合格人才。 | ||||||
主要内容 | 一、 歌唱中的发声训练 1、哼鸣 en………………………… 2、开口练习
a……………………………… ma mo ma mo ma
mamo mamomamomamo mamo a ei yi o wu
3、八度练习 ye ya ye
二、学生展示 1、《归来的星光》2、《跟你走》3、《教我如何不想他》4、《你再不要去做情郎》 5、《月亮颂》 三、课堂总结 | ||||||
总结 | 进一步调整、稳固学生的歌唱状态,强调歌唱中气息、声音、情感的良好配合,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能力。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11 | 地点 | 市三中会议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14 |
主持人 | 沙丽琴 | 活动形式 | 市级讲座《音乐高考备考策略初探》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目前,各大艺术院校声乐艺考都增加了现场录音环节,考官们也以考生的演唱录音资料作为其能力的标准,那么,在演唱录音的过程中,便涉及到学生们在平时学习锻炼中少有经验的事情。 | ||||||
主要内容 | 一、自己听到的声音并不是客观的声音: 你声音的标准是以别人听到声音为标准,所以考官们听到的声音在事实上严格地说并不是你自己听到的声音。 二、个人练习、教室演唱、舞台表演、与录音演唱完全不同: 1、个人练习或多或少夹存着随意性。 2、教室演唱,在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态度端正,但同时也会存在一点依赖心理——依赖着无数补救的机会。 3、舞台表演的效果,经过剧场或音乐厅及音响的渲染,让你的缺点和错误不会变得那么明显,而且,表演的环境中有无数观众,心态也有不同。 4、录音的结果是非常残酷的,在一个绝对安静、干净的声场环境中,在一个超高灵敏度拾音的录音话筒前,从口腔里发出所有声音的细节将一览无遗,哪怕是口腔中一点点粘液的声音都会被无情地捕捉下来。 综上所述,我自己得出一个结论,声乐的专业考试,要求考生录音,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模式,因为录音可以获得最真实的资料。但同时也给考生们增加了一道新的课题,即“录音经验”必将计入你演唱的能力之中。两个演唱水平相当的考生,其中一个拥有丰富的录音经历,另一个从来没有录过音,他们一起去参加考试,在录音这个环节,最终的成绩一定会有悬殊,结果一目了然。 三、录音的注意事项: 1、心态要稳定。 2、与麦克风的距离。 3、快速适应。 | ||||||
总结 | 临近考试,合理用嗓,杜绝疲劳。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12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4 |
主持人 | 唐微 | 活动形式 | 《学会歌唱》研究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初步认知什么是歌唱、什么是合唱,并开展探究性的学习。 | ||||||
主要内容 |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歌曲歌曲《想唱就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上课,礼式,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歌唱吗?《尚书》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你对歌唱了解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歌唱. 二、 新课 我们所要学习的第一单元的标题是什么?学会歌唱。歌唱是什么?怎样才能学会歌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1、音乐知识 2、分组欣赏 欣赏《我爱你,中国》老师范唱 引导学生针对这部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等角度切入来谈听觉的艺术感受,体会歌唱的艺术魅力 欣赏《我的未来不是梦》 四、拓展与探究 | ||||||
总结 | 你能从歌唱中获得“至高无上的快乐和满足”吗?谈谈你的体会并进行小组交流研讨 (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老师总结) 伏契克的那句话:“没有歌唱就没有生命!”。我们从歌唱中得到由衷的快乐与满足感.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7.1 | 地点 | 溧城中心小学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3 |
主持人 | 袁英 | 活动形式 | 《希望与你同行》研究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在聆听时展开想象,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使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校园景象和崭新的中学生活。在朗诵、绘画、律动等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氛围,使新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加深师生感情。 | ||||||
主要内容 | 一、 师生相互问好 二、教授歌曲《希望与你同行》 1、聆听歌曲,向周围同学表示亲切地问候。2、配乐朗诵歌词 3、学唱歌曲 4、介绍简单的五线谱相关知识点 5、分组讨论排练,用不同形式更好的表现歌曲的内涵。 如:配合朗诵、小组表演唱、将歌曲旋律作为背景音乐配合短小的情景故事。 三、 教授歌曲《我们一起来》 1、初步感受歌曲2、跟琴学唱歌词3、完整演唱歌曲。4、配合简单舞蹈动作,进行律动练习。 四、 欣赏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 欣赏全曲 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感觉最美好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 整体的初步印象 聆听 联想 配乐朗诵 根据钢琴伴奏朗诵歌词 从歌词角度体验歌曲的情感 声情并茂 介绍童声合唱 欣赏童声合唱的图片 从演唱形式中体验歌曲的情感 欣赏感受 再一次欣赏全曲 体态律动 以律动的形式感受音乐 体验创造 音乐特点 想象要求 | ||||||
总结 | 使学生了解童声合唱的相关知识点。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7.3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3 |
主持人 | 周雯 | 活动形式 | 《大小调体系》研究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学习、认识调式及大调式,学习自然大调及其特征,了解调的五度循环及等音调,了解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了解唱名法。 | ||||||
主要内容 | 1、调式及音阶的概念 2、自然大调的音阶结构 (1)自然大调的结构:(2)自然大调音阶的特征: (3)正音级与副音级:①正音级:(调式骨干音级)Ⅰ、Ⅳ、Ⅴ②副音级:(调式非骨干音级)Ⅱ、Ⅲ、Ⅵ、Ⅶ 3、调与调号 (1)调:调式音阶中主音的高度位置。主音为C称为“C大调”; 主音为G称为“G大调”等等。 (2)调号:音乐中,用来标明“调”的记号叫做“调号”。 (3)升号调:指所有用“升记号”调整音级关系的调。 (4)降号调:指所有用“降记号”调整音级关系的调。 4、等音调与调的五度循环 5、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 (1)和声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半音,称为“和声大调”。 6、大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 (1)稳定音级:Ⅰ(主音、最稳定)、Ⅲ、Ⅴ (2)不稳定音级:Ⅱ、Ⅳ、Ⅵ、Ⅶ(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倾向) (3)不稳定音级的解决: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称为“解决”。 (4)不协和音程的解决:增音程向外解决(扩大);减音程向内解决(缩小)。 7、唱名法 (1)简 谱:简谱只有一种唱名法,即“首调唱名法”。 (2)五线谱:五线谱有两种唱名法: ①首调唱名法:又称“可动唱名法”,凡主音都唱“do”,与简谱相同。 ②固定唱名法:即不论什么调,C音都唱“do”、D音都唱“re”等等。作业 | ||||||
总结 | 理论课要做好讲练结合。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7.4 | 地点 | 燕山中学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4 |
主持人 | 武玉琴 | 活动形式 | 《青春舞曲》研究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学生能用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了解音乐家王洛宾及维吾尔族民歌的特点。 | ||||||
主要内容 | 一、 导入新疆风情视频 二、 介绍西部歌王-----王洛宾 三、 歌曲教唱 1、 初听歌曲,情绪如何?歌词有什么启示? 2、 学唱歌谱。 3、 填词演唱。 4、 跟琴演唱,学生自己唱,找出不会的地方。 5、 鱼咬尾 6、 维吾尔族音乐的节奏特征。 7、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组演唱。 四.拓展 听玖月奇迹演唱版本,说一说歌曲有什么改变?加上领唱、变速、伴奏乐器演唱《青春舞曲》 五·欣赏维吾尔族民族乐器,感受总结维吾尔族民歌的特点 六·小结 | ||||||
总结 | 学生能用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7.6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5 |
主持人 | 唐微 | 活动形式 | 《七和弦》研究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七和弦的名称是按照所包含的三和弦的类别及根音与七度音之间的音程关系而定名的。 | ||||||
主要内容 | 一、七和弦的分类 (一)大小七和弦:以大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因为在和声大小调、自然大调旋律小调中常常以属音作为根音,因此它也称为属七和弦。 (二)大七和弦:以大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大七度的和弦。 (三)小七和弦:以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 (四)小大七和弦:以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大七度的和弦。 (五)减七和弦:以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减七度的和弦。 (六)减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以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因为它经常以导音作为根音,所以它也称为导七和弦。 (七)增七和弦:以增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增七度的和弦。 (八)增大七和弦:以增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大七度的和弦。 二、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 (一)原位和弦:以和弦的根音为低音(最低的音)的和弦。 (二)转位和弦:以和弦的三度音、五度音、七度音为低音的和弦。 1.三和弦除了根音外,还有两个音,所有三和弦有两个转位。 2.七和弦除根音外,还有三个音,所以七和弦有三个转位。 三、构成和识别和弦的方法 (一)记住和弦的音程结构,按照音程结构去构成和识别和弦。 (二)首先确定和弦的根音,根据根音构成或找出和弦的原位形式,再根据原位和弦来构成和识别转位和弦。 | ||||||
总结 | 七和弦大体与三和弦差不多,下面也是由“根音”、“三音”、“五音”组成,也是从下往上数,而第四个音,也就是最高的音叫“七音”。七和弦同样:在记谱用数字来标写的时候,从下而上,依次是1357。因此,在识记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将其与三和弦进行对比,这样既有助于将三和弦与七和弦区分开,也方便自己的识记!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7.9 | 地点 | 燕山中学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6 |
主持人 | 袁英 | 活动形式 | 《捉泥鳅》研究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用活泼地心情演唱好《捉泥鳅》歌曲 | ||||||
主要内容 | 一、欣赏〈放风筝〉 1、师: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确,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吗? 师: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春天可以放风筝。 师:现在请大家听赏〈放风筝〉乐曲。 2、跟着音乐感受〈放风筝〉的心情,用动作来表现。 二、音乐引入学唱歌曲 1、同学们我们放着风筝来到了田野,你们瞧,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捉泥鳅;你们捉过泥鳅吗?捉起来容易吗?请你们听他们是怎样捉泥鳅的。 2、教师范唱 3、用声势感受歌曲旋律 4、师:这首歌曲是几几拍?四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5、视唱歌谱,感受强弱次强弱规律师 6、按节奏朗读歌词 7、跟琴学唱歌曲 三、创编动作 1、观赏玻璃瓶中的泥鳅的动作 2、根据歌曲集体创编泥鳅动作,创设情景进行表演。 四、学吹竖笛“小白船” 1、视唱“小白船”旋律,感受唤气处。 2、学吹高音ri mi 3学吹歌曲“小白船” 四、小结 | ||||||
总结 | 创编“捉泥鳅”的动作,用竖笛吹好“小白船”歌曲。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7.9 | 地点 | 光华高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5 |
主持人 | 沙丽琴 | 活动形式 | 《赞美祖国》研究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和体验《歌唱祖国》《同一首歌》两首作品,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 ||||||
主要内容 | 导入,师:大家知道9月3日是什么日子吗?有没有看今年的阅兵仪式呢? 展示阅兵仪式的图片,进入今天的主题《赞美祖国》 (二)教学新课 1、 师:同学们所知道的关于赞美祖国的歌曲有哪些? 2、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位小朋友演唱的一首歌曲,大家还记得是哪首歌吗?生:《歌唱祖国》师:下面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激动的时刻。 3、 欣赏歌曲《歌唱祖国》 4、 歌曲分析,师:歌曲是几拍子的?什么调的?速度如何?生:讨论并回答。5、 师:一首歌曲的高潮部分又叫什么?生:答 师:除了副歌部分,还有什么?生:主歌 师:是的,这首歌曲同样也是由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组成。大家说说这首歌曲的主歌和副歌分别在哪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讨论并回答。师:简单介绍歌曲的节奏。四二拍子,强弱规律。 师:这首歌曲副歌部分是由强拍进入的还是弱拍进入的?生:回答。 6、 演唱歌曲(简谱、歌词) 7、 以上《歌唱祖国》是一首爱国歌曲,这唱出了人们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心声。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同样激励人们的歌曲《同一首歌》。 (三) 拓展:欣赏《同一首歌》师: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生:这是一首深情、真挚的歌曲。 8、 演唱《同一首歌》 师:引导学生歌唱时注意节奏、旋律、气口、情感的处理等。 9、实践二声部:学生初步感受和声效果。 (四)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很喜欢这节课的内容,学习歌唱最好的方法就是演唱歌曲,并能从歌曲当中抒发出他们的爱国热情。同学们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国家,去好好学习,长大后能为国家多做贡献!最后,祝愿大家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歌唱。 | ||||||
总结 | 教师通过情感熏陶的方式,唤起学生对国家的情谊及自豪感,以感情为主线,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及思考问题。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7.9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4 |
主持人 | 周雯 | 活动形式 | 《旋律中的三和弦》研究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1、通过教学,掌握有关三和弦的基本知识,并能听辨感受大小不同的和声色彩。 2、通过《月光》欣赏初步感受和声色彩变化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 ||||||
主要内容 | 一、导入:激发: 引言: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学生:春天。 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春天大森林去聆听杜鹃叫声(出示幻灯)感受一下作曲家是如何描绘森林的寂静和幽深的。 二、体验: 1、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乐曲介绍:这首乐曲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第九首,钢琴轻柔优美的音响,描绘了寂静山林,单簧管逼真地模仿着杜鹃叫声,仿佛把人们带进了幽深的莽莽森林。 (2)同桌交流,作曲家用了上节课什么知识来表现森林寂静和幽深的。 学生:和声 (3)吹奏一组三度的和声音程:并请一位同学写到黑板上。 (4)一半同学吹,一半同学选择适宜色彩来标记和声色彩。 要求:两组交换,并请一个同学标到黑板上。 2、引出课题:三和弦 (1)要求:学生按上行、下行再吹奏一遍,老师加进第三声部。 (2)设问:这次吹的听上去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多了一个音;和声音响更丰富了,立体感更强了等等。 (3)教师弹奏,并请同学把老师加的音写出来。 | ||||||
总结 | 听辨大小三和弦,体会其不同的和声色彩。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7.10 | 地点 | 燕山中学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3 |
主持人 | 武玉琴 | 活动形式 | 武玉琴《中国功夫》研究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学唱歌曲《中国功夫》 欣赏武术表演《少年中国》 | ||||||
主要内容 | 一、静能生慧5 全体同学静观呼吸5分钟,老师提示观呼吸的方法。 二、导入5 欣赏2013春晚《《少年中国》,思考,这个节目给我们传递了什么? 三、新授歌曲《中国功夫》 1、闭目聆听教材版本《中国功夫》的范唱,思考: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分几个乐段? (大气磅礴等 三个乐段) 2、学唱A乐段 (1)闭目听老师弹旋律,学生用啦哼唱。 (2)跟琴唱词(注意听学生唱得是否准确) 3、完整演唱A乐段,每个乐句拖足四拍。 4、学唱B乐段: (1)听老师清唱第二乐段的旋律部分,问:乐句开始的旋律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关系? (2)唱一二两个乐段旋律,分别提出演唱要求。 (3)听师示范,说这属于歌曲中的RAP,就是说唱,很现代。练习第二乐段的说唱部分 ,应该唱的如何?讨论加入衬词,呼哈嘿 (4)学生练习第三乐段歌词,跟第几乐段一样?唱结束句,讨论什么地方换气比较合适。 5、跟教材版本的伴奏完整演唱一遍,提示演唱要求,声音的力度,唱出中华武术的精气神。 6、分析歌曲调式风格: (1)闭目屠洪刚版本的《中国功夫》MP3,了解歌曲运用戏曲唢呐曲牌的素材,民族风,中国风,时代感。 (2)再次看歌谱,找出歌曲中出现的出现较多的音,结束音,总结歌曲的七声羽调式, (3)细品歌曲视频: 三、拓展延伸 | ||||||
总结 | 歌曲中体会中国武术的“精气神”。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7.11 | 地点 | 市三中音乐教室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6 |
主持人 | 唐微 | 活动形式 | 《乐理知识-----小调式》研究课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通过学习乐理小调式,学生能够掌握小调式的基本知识,能正确分析和识别乐曲的调性及其调式色彩,有助于学生按音乐语言的规律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 | ||||||
主要内容 | ㈠组织教学 ㈡复习旧课 ⑴引导学生复习大调式的有关知识 ⑵出示谱例《保卫黄河》 ㈢进行新课 ⒈分析谱例 出示乌克兰民歌 ⑴请同学们用上节课的方法去找出中心音。 ⑵谈谈对这首乐曲在色彩上的感觉。⑶教师总结:此曲色彩柔和。⑷请同学们思考,此曲与《保卫黄河》有何区别。 ⒉引出小调式定义 ⑴教师讲解小调式定义:由七个音构成的调式,音阶结构全半全全半全全,其稳定音级Ⅰ,Ⅲ,Ⅴ级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而主音上方的这个小三度最具有小调式柔和的色彩。 ⑵举例分析: ⒊复习巩固 ⑴请两个同学分别视唱《保卫黄河》和乌克兰民歌。 ⑵师生共同讨论两首歌曲的区别。⑶教师总结讲解 ⒋教师出示和声小调的旋律谱例 ⑴让学生自己先找出其调式主音,并排出调式音阶,与自然小调式音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⑵教师归纳:和声小调就是将自然小调的Ⅶ级音升高半音,叫“和声小调”,其音节结构是6,7,1,2,3,4,﹟5,6 ⒌教师给出旋律小调的定义 ⒍让学生跟琴视唱三个谱例,并抽问学生视唱后对小调式的调式色彩的感受 ⒎教师简评后,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小调式的色彩 由于小调式具有主音上方小三度关系音程的特点,所以较大调式而言,小调式没有明朗的色彩,较暗淡。但和声小调中由于Ⅶ级音的升高,旋律小调中Ⅵ,Ⅶ级音的升高,所以二者的色彩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色彩,更具表现力。 ㈣教师总结 | ||||||
总结 | 本课主要学习了小调式的概念,类型,基本结构,调式色彩等有关知识,需要同学们课后要对其进行巩固,复习。 | ||||||
填表人: 沙丽琴
溧阳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时间 |
| 地点 |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部分成员 | 实到人数 |
|
主持人 |
| 活动形式 |
| ||||
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 |
| ||||||
主要内容 |
| ||||||
总结 |
| ||||||
填表人: 沙丽琴